丹東市化學試劑廠
馬經理:13941510236
銷售電話:張經理 13804158091
技術咨詢電話:孟工13704159155
電話:0415-6155014
傳真:0415-6152278
地址:丹東市振興區浪頭鎮中和村393號
1沉淀法
1.1直接沉淀法
直接沉淀法也稱水解法或中和法,直接以TiOSO4為原料,把TiOSO4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后,加沉淀劑氨水進行中和水解,形成的TiO2水合物經解聚、洗滌、干燥處理后,根據不同的反應條件可得到不同晶型的納米TiO2產品。其主要反應為[4]:
TiOSO4+2NH3·H2OTiO(OH)2↓+(NH4)2SO4
TiO(OH)2TiO2+H2 O
TiOSO4水解釋放出大量的H+,以氨水為沉淀劑所得的TiO2粉體分散效果較好。分析其原因,氨水屬于弱堿,反應的過程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:NH3·H2ONH+4+OH-。
TiOSO4水解釋放出大量的H+,可通過加入的氨水來中和,使得反應向正方向進行。而在添加氨水時,由于NH+4的緩沖作用,溶液的pH值緩慢升高,這樣既能中和反應產生的H+,使反應向有利于形成TiO2晶核的方向移動,又可避免pH值迅速改變造成的快速沉淀而導致沉淀成分不均勻的問題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備納米TiO2,工藝簡單,對設備、技術要求不高,所得產物熱穩定性好,粒度均勻,分散性好,易于工業化生產。但直接沉淀法的不足之處是易造成沉淀劑的局部濃度過高,促使大量細小沉淀迅速形成,由于顆粒形成快,晶體往往不完整,表面積大,難以成長和沉淀,需要洗滌的次數多,耗水量大,干燥時間長,易于結塊。胡曰博,等[5]以工業硫酸氧鈦為原料,在添加特殊分散劑并進行冷水浴的情況下,用直接沉淀法制備出了納米TiO2粉體。實驗研究了硫酸氧鈦溶液的濃度、分散劑的添加量以及煅燒溫度對產物的影響。實驗結果表明:硫酸氧鈦的濃度為0.14mol/L時可得到粒徑約為40nm的前驅體[TiO(OH)2]粉體;分散劑的最佳加入量是TiOSO4的2%(質量分數);TiO2向金紅石相轉變的溫度是850℃。
1.2均勻沉淀法
均勻沉淀法是利用某一化學反應使溶液中的構晶離子緩慢、均勻地釋放出來,達到均勻沉淀的目的。只要控制好構晶離子的生成速度就可避免濃度不均勻現象,使過飽和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,從而控制粒子的生長速度,獲得粒度均勻、致密、便于洗滌、純度高的納米TiO2。以TiOSO4為原料,尿素為沉淀劑制備納米TiO2的反應原理為:
CO(NH2)2+3H2O2NH3·H2O+CO2↑
TiOSO4+2NH3·H2OTiO(OH)2↓+(NH4)2SO4
TiO(OH)2TiO2+H2O
Masan oriHirano,等[6]以TiOSO4和Zr(SO4)2為原料用均勻沉淀法制備納米二氧化鈦,TiOSO4和Zr(SO4)2同時水解得到摻雜氧化鋯的納米級銳鈦型二氧化鈦。
硫酸氧鈦以硫酸法鈦白生產的中間產品硫酸氧鈦(TiOSO4)為原料,以尿素為沉淀劑,采用均勻沉淀法制備納米TiO2,尋找出最佳的工藝條件:反應溫度為120℃,反應時間為2h,反應物n(TiOSO4)∶n[CO(NH2)2]=1∶2,TiO2的濃度為118mol/L。得到的納米TiO2粒徑為30~80nm,收率達到90%。